快點寫,免得minime來報到時,沒有閒寫:

中文書:
1) 《愛情,真相大白》 (2008) 酪梨壽司
這是部落格人氣女王酪梨壽司記錄跟她的日本人丈夫大白的結識、交往和婚後相處點滴。其實好多篇在網絡上已有看過,但重溫也不乏笑點。很適合當我最近無聊生活的調劑品。

但大白這種男生,現實生活中 (假如酪梨壽司真的如實描述),還真的叫人受不了。

2) 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 (1996) 朱少麟
可能我年紀真的不輕了,這部台灣的90年代反現代化名著,我竟然是邊看邊偷笑的。

可能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那種像海安,耶穌那種「完人」,作者越著力描寫他們的完美,我卻越不相信,甚至覺得「太誇張了吧」、「那個海安也帥得太嘔心了吧」。至於另一名主角馬蒂,表面上她是很反社會,放棄一段無啥風浪的婚姻和穏定的工作,要到馬達加斯加去流浪,但說穿了,其實她也不太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甚麼,去馬國也只是來自海安的啟發,到了當地也只是不斷地跟隨著耶穌的軌跡,我真的看不出她有甚麼真知灼見。

吉兒是書中唯一比較正常的人類吧。

如果我早十幾年看這部書,可能會是很正面的書評,看書的口味,果然是會有歲月的痕跡。

英文書:
1) Pavilion of Women (1946) by Pearl S. Buck
作者的中文名,在華人界應該比她原來的美國人名字來得響亮吧——賽珍珠是也。

她是首位美國女作家,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(1938,因其對中國農民生活深刻的描述),而這部小說是寫於得獎後,介紹的是一名士紳家庭太太(吳太太)40歲生日時,決定追求自我的經歷。

吳太太第一件事宣佈要為吳先生納妾,一來她不想再懷孕,二來她要開始過她的獨身生活,讀書進修,所以要找另一個女人來取代她在家裏作管家的地位。

假如是從現代來看這件事,簡直又是「神經病」事件一宗,但若考慮寫作年份,倒並不是一件怪事,只是罕見個案而已 (沒幾個女人會主動幫丈夫納妾吧!而且是一名有意識地追求自我解放的女人,卻透過納妾這手段,把自己不要的丈夫推給別一個女人,卻是有矛盾之處)。

在她唸書的過程中,她發現自己愛上了英文老師安修士,但同時,安修士卻死於非命。吳太太為此感到很高興,因為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她愛上了安修士 (包括安修士本人也不知道),她也不會受到肉身的引誘而做出敗壞家聲之事。

這也是書中一個很奇異的觀點,我實在看不出到底她愛上了安修士哪一點﹖(她是在得知他死訊時,立即發現自己愛上他的)。據我猜,那種愛,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愛情吧!而是這個生於大家庭,不曾戀愛過女人自以為的「戀愛滋味」,因為她的不自由,而把感情寄託在一個剛死去的人身上(反正她又不認識幾個非家族裏的人),則是最安全的。

閱讀時,要知道寫作年份和背景真的很重要。整本書,可以透露出一些,1940年代,中國士紳式的婦女覺醒運動是怎樣的 (有別於共產黨鼓吹參加八路軍那種)。

題外話:本書的中文譯名是《群芳亭》,我覺得譯得非常優雅。聽説2001年時嚴浩有把它拍成電影,有機會的話,真的想找來看一下。

2) The Tenth Circle (2006) by Jodi Picoult
15歲的女生Trixie報稱被前男友強姦,護女心切的爸爸Daniel當然怒不可遏。但從警方的調查和種種證據來看,Trixie很可能是在誣告前男友,以報復遭拋棄之恥。

案情的發展,Daniel發現妻子另有情人、Trixie的前男友是畏罪自殺,還是被人復仇謀殺而帶出,作為爸爸,他可以相信女兒到哪個程度﹖為了女兒,他願意下多少層的地獄。

書名是根據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,所描寫地獄共有9層,而第10層,可能就是作者暗示,Daniel為了女兒,還願意再下一層。

3) My Sister’s Keeper (2004) by Jodi Picoult
我是在飛機上先看了電影,覺得很感動才找書來看的 (很有可能是懷孕期間荷爾蒙作祟)。

13歲的Anna決定入禀法院,制止其父母要求她捐腎給腎功能退化中的姐姐Kate,從而帶出,Anna的出生,其實是她父母為了給罹患血癌的Kate,提供最適合的臍帶血而安排的。由出生到現在,每次Kate舊病復發時,Anna就得上手術台當救人英雄。而她過累了這種生活…

小說的張力很大,每個人,Anna、她的律師、媽媽、爸爸都有自己的章節,去論述其觀點和感受。「到底用一個小孩去救另一個孩子,你是個好媽媽﹖還是個很壞的媽媽﹖」,「Anna的人生是否要一直跟著Kate的病情發展下去﹖她不能去遠的地方留學,因為Kate隨時需要她的骨髓、血液;她不能參加有危險性的運動,因為她得有健康的身體來幫助kate…」,「假如你的小孩不想活,你有權要求她活下去嗎﹖」,「kate的生存,是為了她自己,還是為了不讓媽媽崩潰﹖」「父母的權力,在決定小孩的醫療權時,可以去到多遠﹖」這些問題,都不是容易解答的。

電影和小說版都隱藏著一個訊息,其實kate是不想活下去的,她是暗地裏支持Anna興訟的。這樣一部份減輕了讀者/觀眾對Anna所身處兩難處境的解說,但另一方面,我在想,假如kate一心求活的話,Anna又會怎樣呢﹖

至於故事的結局和法院如何判決,各位請找原書來看啦 (電影版跟小說版的結局是不一樣的)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aph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