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晚無聊,就拿出了老夫人送的《奧菜大全》出來看。
《奧菜大全》,其實是老夫人送sigi姐,不愛煮飯的sigi姐再將它轉送給我
我覺得這種舊式食譜還不錯,先會教你做某一道菜的基本功,再怎樣變化出不同的版本 (不過版本都是大同小異,只是加牛或豬,多少洋蔥之類的差別)
看了一陣子,就決定第二天要來挑戰匈牙利燉牛肉。原因是,看起來應該很容易。
做任何Goulash都需要的重點材料:洋蔥和紅椒粉 (基本款的洋蔥牛肉比例為1:2,這是約250g洋蔥)
500g牛內切粒狀 (這道平民菜用普通價位的牛肉就行)
洋蔥炒軟後加入一湯匙紅椒粉和一茶匙醋
再加入牛肉跟蒜末
再加香料葛縷子(caraway)和墨角蘭(marjoram)
再加一些水、鹽巴和黑胡椒粉,蓋好慢煮1小時
水的份量隨人喜歡,這道菜可以是主菜,即弄得濃稠些再配澱粉質,也可以弄得稀點作為湯。
一小時後試了味和肉,覺得夠軟就可熄火
吃前加了點麵粉,再煮滾,把湯汁弄成自己想要的稠度
作為主菜,它配飯、麵、馬鈴薯、麵包等都可以。但是我家那位奧國人,要求配麵包餃子 (做法在這裏)。
排好隊進熱水鍋了
可以開動了
心想,我家小人應該也很愛吃這道菜。怎知,發生了一個小狀況…
話說當天午餐,我煮了蒸鰈魚、青椒蠔菇炒牛肉、雜榖稀飯。
minime把魚吃光光也吃了很多稀飯。到了晚餐時,她一上桌發現「咦﹖魚呢﹖魚呢﹖」告訴她沒魚了,今晚吃肉肉。她竟然發了半小時脾氣,哀號了好久「魚呀魚呀…」,才認命地晚餐。
有見及此,第二天午餐是:雜榖紅蘿蔔稀飯配香草煎鮭魚 (minime也很賞面)
至於本姑娘,看到那碗稀飯就覺得「太健康了,不是我的菜」。我要啃這個:
德國超巿也有出前一丁(歐盟區生產的,不用怕買到亞超裏的祖國貨),早陣子特價入了貨
主婦碎碎唸:受法國希臘選情影響,又有歐元區危機了,還是多儲糧比較實際。
配上冰箱裏存著,隨時扔進烤箱解冰的雞翅,好棒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