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身為一名廣東人,我是很喜歡喝湯的,而且我家先生遇上喜歡的湯,更是可以以湯代飯的 (他可以一下子喝四飯碗冬蔭功雞湯,嚇我娘一跳)。
只是在德國,很多在香港常煮的湯,總會缺材料,如西洋菜就是其中一種。
後來有朋友說亞超的西洋菜乾也可以用來煮湯,一解相思之苦,雖然我素來不喜歡菜乾類物體(總覺得那是乾屍標本類不宜食用),但因為推介的朋友做菜很強,心想那也不妨一試。
首先試做的是西洋菜乾豬骨湯,一個很難出錯的組合。
西洋菜乾50g、薑片數塊、兩根紅蘿蔔、數粒烏棗(紅棗也行,沒有也可忽略)、陳皮、一小把南北杏、豬骨600g
友人說菜乾可能會苦澀,不需用太多
浸、沖水了好幾次,去掉沙土
豬骨川燙後加上所有材料,兩公升水,在快鍋上煮半小時再關火燜1小時 (雖然廣東湯崇尚老火,即動輒煮上3-4小時,但要省能源的話用快鍋也不錯)
煮好了,味道不錯,當然不及新鮮西洋菜的美味,大約有70-80%原味的好吧
煮了廣東湯,當然要來幾道小菜才像樣的:木耳燜雞翅、蔥花蝦仁炒蛋、蒜蓉高麗菜
另一次的實驗是煮魚湯:在亞超買了一公斤3尾的silver bass 魚,一煎之下,發現味道是鮮美的,但超多小刺,根本不適合買來取肉給小人吃 (她一看到魚就很高興吵著要吃,但太多刺很危險),於是就用牠們來煮魚湯吧!
魚加薑蔥在不粘鍋上煎以去腥味
放進紗布袋,其他材料和操作方法一樣
又一道湯品就完成了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