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陣子去朋友家吃到好好吃的餛飩,打探下問了大約的配方,這次就用新歡食物處理器來照著做。
材料一覽
重點就是要用帶肥的豬肉才會好吃
在德國,絞肉多是豬牛肉的混合,買單純的豬絞肉要到大超巿而且還會貴,所以這次我買了一塊帶皮和肥肉的豬肉,用食物處理器來絞碎它。
因為帶皮,我怕會硬,所以特地打久一點,打成肉泥 (說明書說打肉碎30秒就成了,這次我打了2分鐘)
菜洗淨切大塊扔進去
跟薑蔥一起絞碎
蝦仁則切大粒 (這樣才會咬到蝦肉)
加了醬油、糖、胡椒粉、麻油和紹興酒調味
很不錯用的餛飩皮 (家有小小孩,實在沒空再弄麵皮了)
為了讓餛飩更好吃,我還做了高湯呢。
雞腿去皮起肉後 (肉可以留著煮別的,別浪費)跟紅蘿蔔煮湯 (紅蘿蔔是給minime的,小姐她不愛吃水煮紅蘿蔔了,但吃用牛/雞湯煮過的)
在煮餛飩時先塞她吃紅蘿蔔 (要不是她吃到較好吃的食物,就不願再吃菜了)
終於有得吃了
分到了 (minime晩餐吃了4個餛飩和啃了一堆紅蘿蔔)
配上中式的黃瓜沙拉,超讚。
後記:
1) 以上菜、肉、蝦比例是1:1:1,各為400g (薑蔥不算在內)
2) 一包的餛飩皮大約有36個,材料剛好配上兩包。一半做了晚餐,另一半在冰箱呼喚著我。
3) sigi咬一口後,很讚賞地說:嘩!真的很像在香港吃到的耶! (哈!本姑娘超有成功感)
4) 不過呢,本姑娘覺得,香港版的菜比例會少點、蝦比例會高點,但我已經很滿意了。
5) 材料費約12歐,但已包了兩頓雙人份的餐哦!
再來插播:
淡菜季節又來了,好好吃的淡菜肉碎粥
去年minime只有看的份,今年終於可以吃了 (她不太會咬淡菜,但很愛吃這個粥,湯匙也用得不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