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吃好料前,先來抱怨一下。
超怪異的天氣,上周還好好的,一副春天來了的樣子,怎知今天醒來,竟然發現外面又白茫茫一片,搞甚麼﹖
鄰居的花盆 (好奇怪,花兒被雪壓著也不會掛掉,而且德國的水仙花是沒有香味的)
為了每周都有點運動和吸收新鮮空氣,我們還是去了波恩外圍的Mehlem走一下。
對面河就是有名的龍之堡 (Schloss Drachenburg),德語傳說中Siegfried屠龍的地點 (全德國有多處聲稱是Siegfried屠龍之處,哪來這麼多的龍﹖ siegfried也很忙哦!)
遙望Petersberg山上的酒店是德國邀請各國政要來會面的地方,2001年的阿富汗峰會,出兵打塔利班的決定,就是在這產生的。
有人找到跟自己同名的街道要拍照留念
好啦!終於逛完,沿路採購回家煮好料。
首先是印度羊肉咖哩,食譜來自蘇菲和她的格友christina。
這是上周就已買好的羊肋條,800g (原食譜的用肉量是1350g,我減了一些,免得吃不完)
配料們 (和忘了從冰箱拿出來一起拍的乳酪)
沒有印度的牛油ghee,就用本地牛油來代替,也用紅辣椒代替原食譜的綠辣椒。我家的Masala scharf 跟Garam Masala材料一樣,所以就不買新的了。另外那盒fish curry masala用來煮各樣肉都很配,所以就繼續用啦。
羊肉抓鹽後在不沾鍋上略煎一下,這是一半的量,所以煎了兩次
煎好羊肉後,放進牛油塊,炒香洋葸、蒜蔥末(我沒有很厲害的攪拌器,所以只是盡量把它們切碎)。
加入香料炒呀炒,再加辣椒粒。
把所有炒料、羊肉、300g的乳酪和100g的奶油 (sahne)和一些水一起進鍋煮滾,再轉慢火煮1小時或以上。吃之前再灑上香菜。
第二部曲:印度特飲——芒果lassi
材料也很簡單:芒果、牛奶、乳酪是最基本的材料,另外沒用完的奶油也一起扔進去,還有開心果呢!
500g乳酪、300ml牛奶、100ml奶油、300ml水、一個芒果、2湯匙糖
分兩次攪,共製造了1.8公升的芒果乳酪特飲 (mango lassi)
開心果搗碎灑在lassi上,聽說是印度人的正宗喝法
第三部曲: 饢 (又稱naan餅)
我讓sigi選擇要配印度香米飯還是naan餅的,果然是歐洲人,立即說要配餅。
在煮羊肉前就先揉好麵團,放一旁發酵,食譜來自蘇菲。
發酵一小時後,切成8等份(因為我家的不沾鍋比較小,所以切8份,而不像蘇菲的版本的4份),捏成小圓餅再發酵半小時
麵團超柔軟,用手拉到不沾鍋的面積就可以了
sigi負責烤餅,我負責拉麵團,這樣有效率又不怕會烤焦。
有漂亮的熱氣泡泡
效果真的很不錯,好開心,又學到一種新料理
再做一個青菜沙拉 (kopfsalat),中和一下油膩的羊肉咖哩。
超有印度風味的配搭,吃得開心又很飽呀! (還剩下3張餅和1/3的咖哩,明天繼續吃)
後來算了整頓晚餐的材料費,才只要7歐……其實主要花的是時間和心機來預備,不過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的。
我娘常說羊肉有膻味她不敢吃,不過我覺得歐洲的羊肉沒這問題,她來的話,我要做一下羊肉料理,讓她一改對羊肉的壞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