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這道菜德國也很風行 (叫Krustenbraten),但我是師承我家先生,所以就給點面子,叫它做奧式烤脆豬吧 (奧國人稱它作Schweinebraten)。
話說我家先生出差的一周,我和minime不是下麵條,就是吃意大利麵,吃得我好無聊。因此,sigi回來後,就來做點比較大份的吧!
一公斤帶皮的豬肉,超巿有專賣這道菜的肉,因此有事先在豬皮上劃過小格子 (讓它烤出脆脆的格子),用鹽、黑胡椒、蒜蓉、葛縷子醃過夜
可以的話,要挑切得方正的肉,才會烤得平均。我們在香港時想做這道菜,要事先跟肉販訂,他們都很奇怪我們為甚麼要一大塊方型肉 (覺得很難煮熟吧!)
切些洋蔥鋪底
放上肉,進180度的烤箱
30分鐘後取出,灑上約100ml的啤酒 (或白酒)
又30分鐘後,再灑上另100ml的酒 (這個動作是給肉保濕,而且酒、肉汁和洋蔥最後會成為一個美味的醬汁)
回去續烤20分鐘180度,最後15分鐘把火轉為200度,讓豬皮上的泡泡爆得更漂亮。
出爐了
皮有這樣的泡泡,才會超級脆
切薄片 (唯一可惜的是,熱著切薄片時,脆皮跟肉常會分離,但我們又要吃熱呼呼的版本)
在烤肉的時候,還要預備:水煮馬鈴薯 (太簡單,不拍)和酸菜。
酸菜500g、一小匙葛縷子
據說葛縷子是幫助消化的,所以奧國人吃肥膩的菜都愛加上一把。
加200ml的水煮10分鐘即成
組裝,再淋上肉汁,開動!
一頓吃不完的話,烤豬肉還可以放涼切薄片配黑麵包吃,有時可以在超巿買到冷版的,但我較愛吃熱版的。如果買到脂肪厚的豬肉,那層肉汁放冷會變成白色的豬肥膏,我家先生視為人間美味,要來配黑麵包吃的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