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我家附近的土人店魚攤,又重新開幕了 (它是冬天才有,夏天就關門的)。
周六買了一塊漂亮的魚肉 (Viktoriabarsch),而且才只要10歐/kg (這已經是特價了,平時要13歐的)。這種魚是少數在德國,我會封它為鮮甜的魚類。
一整塊約550g
切了一部份去做「生滾魚片粥」給minime補 (她沒有很愛,最後我跟sigi啃掉)。剩下的就拿來玩周老師教的自製魚漿了。
先把魚肉切成小塊(約2cmx2cm),平放在袋子裏放冷凍
周老師教的,最好要冷一點才會做出QQ彈牙的嚼感,所以我是今早才把它從冰庫拿出來,解冰至半冰凍狀來打魚漿的。
所有材料 (台灣地瓜粉在波恩的亞超買的)
魚肉370g,因此我也把其它配料跟比例調了一下,也加了一點蔥花。唯一減的是糖,只用一湯匙,因為我不愛甜甜的魚製品。
半冰狀態的魚肉進調理機
打成魚碎後(約兩分鐘)加鹽再打
加7g鹽打了6、7分鐘後已成黏稠的魚漿狀
120g冰塊、65g地瓜粉、蔥花、1湯匙糖和半小匙胡椒粉混一起,再分4次加入調理機內再打
全部打勻就成了魚漿
周老師教的是把它放擠花袋,條狀地擠出來作半煎炸魚條 (台灣的鮮魚甜不辣),不過本姑娘覺得我這裏的份量不多,再放擠花袋的話,恐怕黏在袋子裏的,比最後我吃到的要多。於是直接拿鐵湯匙來玩比較快和省事。
半煎炸魚餅版
也水煮了一些,好像香港路邊攤的生菜魚肉哦…
煎版切條給minime吃 (有看到魚肉中的小洞洞吧!就是它們令魚肉有QQ嚼感的了…媽呀!我成功了)
小妮子知道東西熱的話,要先放嘴邊吹風
哇好吃呀!
再給我一塊吧
吃到見牙不見眼
本姑娘的午餐:牛丸、魚肉、生菜冬粉湯 (湯底是煮魚肉剩的),加了點魚露、麻油和胡椒粉調味,好吃到不行
Minime也超捧場
還邊吃邊拍手 (今天當你媽超有成功感)
豪邁地喝湯
吃飽再玩一下就去午睡,今天(至今)超好養的
後記:
1) 我由早上10點動工,近11點完工,不到下午兩點,我們兩母女已經把所有魚肉啃掉。還有冬粉、菜、牛丸、也一起啃了半根黃瓜和一個蘋果,果真是暴吃一族。
2) 還好我沒有告訴sigi我今天會玩這個,否則他一定會覺得我超沒義氣,一塊都沒有留給他吧! (老公不思上進不學無術看不懂中文真好!)
3) 唯一可以改進之處是魚肉味道略淡,我猜可能德國的鹽不夠鹹,下次再多加一些。
4) 可惜我的食物調理機每次只能處理500g食物,要不是大規模生產再存冰箱,隨時有得吃多好呀。
5) 德國亞洲超巿也買得到魚丸 (主要是泰國產的),但我覺得不夠彈牙,價錢也貴。如果可以的話,我會多自製,這樣也吃得放心呀!
同場加映:周末拍的minime
舞舞舞吧!
何謂之屢勸不聽﹖